多次辟谣之后,北京商住房限购的靴子还是要落下了。
界面新闻获悉,最近两天北京一些开发商接到政府通气,商住房限购政策最终版本即将推出:要求购房人必须缴纳北京社保满一年,且名下无房。
在此之前,北京已针对商住房停止网签多次辟谣。6月14日,有媒体称北京市将从6月15日凌晨起,全面停止所有地区的商住项目网签的消息。随后,北京住建委相关人士对回应称,“停止网签”消息不实。
此 后,火爆了两周多的北京商住市场开始回落。数据显示,北京商住市场上周共成交1289套,成交额为28.62亿元,相比限购传言时下滑不少。6月的第二、 三周,北京商住市场曾分别成交3657套和3881套,成交额分别达119.15亿元和81.74亿元。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此前的传言已经过度透支了商住 市场,预料接下来会出现连续下滑。
不过中原地 产分析师张大伟此前就曾分析认为,政府没有直接针对是否限购直接回应,说明仍然有“限”的可能。据张大伟测算,虽然当下公寓类库存在3万套左右,但潜在供 应非常惊人,约为21万套左右,也就是说公寓的潜在供应大约可以卖10年(按照2015年前平均每年2万套左右的成交计算)。如果这个市场限购,成交量跌 幅将在80%-90%。
在北京市住宅市场里,如今商住房比例越来越高。楼市白银时代的到来,不少开发商把立足北京看作战略核心,但供地逐年减少,让无论住宅抑或商业的土地都遭到疯抢。
在官方的定义中,商业用地做住宅开发本身就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违规行为。许多商业公寓采用价格偏高的商水商电,且不通天然气,购买时无法使用公积金,贷款额度一般最高也仅为房屋价格的一半。有分析人士认为,对商改住这类“擦边球”行为的从严控制仍是调控趋势。
与 通州抑制大量投机炒作的初衷不同,逐步控制与调整,是眼下北京商住整体调控政策的出发点。事实上,近年来包括通州、昌平、门头沟等地都对商业及公建用地提 升了规划要求,如分割散售的面积加大,要求开发商自持等,其目的在于还原商业及办公产品原本的使用用途,同时减少因商改住产品激增,造成大量常住人口涌入 区域的压力。
作为北京唯一不受限制的房产投资 渠道,商住市场长期受到投资者和刚需群体的青睐。最新消息中的一年社保和名下无房要求,相比此前通州版本宽松了许多。对于眼下刚需人口大量涌入商住市场的 北京来说,这样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投资行为、又不至于完全堵死刚需人群定居北京的大门。